好的评价能帮助教师走出焦虑和迷茫
当前,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的业绩考核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敢有丝毫懈
当前,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的业绩考核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家长的托付总是沉甸甸的……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业务发展、教师的家庭都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因此,当前教师的焦虑也在一个极高的水平线上,不少教师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的表现。其中我们会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也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比如很多教师年终时都害怕看到对自己的评价,认为其中一定含有对自己的诸多否定。其实,这里也有一个误区,朋友式的、易于让教师接受的评价可以为教师驱除心底的迷茫和焦虑,指明前进的路径,激发自己工作的动力和创造性。
如何作出朋友式的、易于让教师接受的评价
教师评价其实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功用:要有益于教师的减负减压,给他们指明努力方向,减少因迷惑而做的无用功,使教师能够在一个健康宽松的状态下,通过最优化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帮助他们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和幸福感。这中间,一种建议式的、朋友式的态度和氛围十分重要。然而现实正相反,不少教师评价还存在着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强加于人、简单粗暴等现象,教师只能接受结果,不能协商过程,还有些教师在被评价后也不明晓评价的意义。被动参加评价的教师就像面对许多婆婆的要求和指责的“小媳妇”,自己过得委屈和憋气,又怎能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地教导学生呢?检验教师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评价的接受度,或称满意度。如果教师对评价漠不关心、无感,在价值、方式等方面不认同、不合作,甚至产生厌恶、抗拒心理或消极情绪的话,那么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教师评价又能有多大的用处?教师本人若拒绝接受、排斥评价结果,评价得再公平、再科学都是失败的,这种情况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更是需要努力改变的。
首先,在评价价值观上要先形成“评价共识”。教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有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和专家等。评价主体不同,代表的利益也就不同,如果不能建立“评价共识”,就容易带来矛盾冲突或混乱。多元主体间要多一些相互的沟通、理解、合作,而不是对立、紧张、指责。在教育这一场域中,大家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多元评价主体应形成一种“协商评价机制”,达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标准上的“评价共识”。教师评价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教育价值观、减少评价结果分歧的过程。同时,让教师意识到满意度不应是单方面的,而应是相互的。面对多元评价主体要学会悦纳对方,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特别要让教师切身体会到,如果学生对自己不满意,那么自己的职业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评价方式和标准要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教师的需要。教师评价是对人的评价,要让人体会到温暖,而不是残酷无情。要注意倾听教师的声音,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要求和意见尽量听取,不能伤害教师的正当权益,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师作出奉献和牺牲,否则会让他们付出很多却又很伤心。同时,学校的教师评价应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如根据评价结果组织专业团队有针对性地诊断和指导教师的发展:帮助新手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常规,从模仿性教学顺利过渡到独立性教学;帮助骨干教师走出“舒适区”,探寻创造性教学的新路;帮助专家型教师凝练个性化教学主张,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评价方式和标准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被需要的满足、被重视的自豪、被善意对待的温暖,以及成就被认可的职业幸福感。
再次,建立通畅的评价反馈渠道。评价结果的反馈非常重要,是教师对评价满意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一方面要加强反馈通道和平台的建设。如学校可以建立常规的教师研修和评价中心,组织一些评价研修活动,使得教师评价的信息和结果等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也方便教师之间的互评互学。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网上论坛或聊天室,给教师创设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教师可以及时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分享教育工作的成败经验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评价反馈的激励作用。教师评价要善于帮助教师发现闪光点和进步空间,明确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景。教师评价多为教师“点赞”“加油”,发挥优势诱导的功能,教师就会切实感受到评价是自己的“益友”而真诚相待,学会并乐意经常“照镜子”,发现做教师的无穷乐趣,建立积极的“未来形象”,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坚定对教育工作的信念,从而获得良好的评价接受度。
教师评价如何带给教师更多的工作动力和创造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下一篇:2022年中央机关和各地公务员招录进一步吸纳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