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具备家庭教育指导素养
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是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中坚。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较为信赖的人和国家
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是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中坚。作为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较为信赖的人和国家意志的代言人,教师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责任。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素养提升的内核。在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素养已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激发教师的潜能、挖掘教师的智慧、拓展教师的能力、提升教师的境界、激励教师的行为、助推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的成长,思考教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建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坚持 家庭教育指导的四大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在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素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在专业素养中提出核心价值,意在促使教师正确认识家庭与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并以此引领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价值主要有立德树人、为国教子、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等四方面。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方向。家庭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神圣职责。人生的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形成于家庭,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构架主要搭建于家庭。为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家庭教育不是家中的私事,不是关起门来进行的教育,把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民族复兴排除在家庭教育之外,是狭隘和错误的价值倾向,必须纠正。
民族的基石依靠每一个家庭去夯实,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位家长去推动。教师应深刻认识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教育,促进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价值观的明晰与落实,引导家长明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为国教子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历史使命。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国家意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归属。教师不仅应引导父母知晓亲子关系的亲缘性质、情感性质和法律性质,帮助家庭成员建立起互信互爱的家庭关系,更要能从宏观和中观的视角建立起国家的意识,帮助家长理解不同家庭的亲子关系状态,如文化传统、社会阶层、家庭变迁等,以更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家庭是社会、国家的组织细胞、维系力量,个体—家庭—社会—国家,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扩张的发展序列。每一个个体均是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员,每一个家庭均在书写着特定的历史。教师要引导家长将子女教育纳入国家视野,为国教子,为国育才,实现小家与大家的统一。
终身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终身教育自1965年由法国教育家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生态建设重要的价值追求。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彼此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家长要掌握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营造终身学习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直接关乎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落地生根,教师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去全面认识家庭教育,以终身教育的准则去全面实践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终身教育的精神去全面引领家庭教育。教师、家长、学生都需要终身发展,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全面发展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目标。儿童青少年美好人性、健全人格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同作用、相得益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性质不同,学校教育更加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面向群体,讲究共性,追求效率;而家庭教育以发展儿童个体的健全人格为主要内容,尊重个性,培养人性,养成德行。教师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进而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能创造出社会价值的全方位人才,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坚守 家庭教育指导的六项基本规范
引领方向、启迪理性、彰显个性、自觉反思、超越创新、共建共享等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规范,能让教师更理性、明确地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落实到细微之处,最终内化为自身坚守的教育信念和行为准则。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上一篇:北京试点推出家庭心理健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