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企业全球揽客 中国期货国际“掰手碗”
期企“全球”揽客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褚�i海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五
原油期货作为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起点和试点,以建设原油期货市场为契机,进行制度创新以及在跨境监管方面积累的经验,可以应用于其他现有期货品种,逐步推动期货市场的全面开放。同时,原油期货市场全面引入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也推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三年前,我们配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去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地,向投资者介绍中国原油期货的筹备情况,对方只是听听,并未表达合作意向。但最近半年来,很多海外机构成立了专门部门,针对中国最重要战略性品种即原油期货。”短短三年,如此变化,让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
据了解,上述专业部门不仅吸纳海外专业人士,还招募了大量华人专家。有机构表示,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是一个亚洲的市场,我们需先准备好。
5月2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第十一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也介绍,原油期货将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未来还会将相关政策推广复制至其他国际性较强的成熟品种,提升现有品种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期货市场全面双向开放。
原油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起点和试点,而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也正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市场的关注。
期企全球揽客
“上周才从新加坡回来,下周我们团队又要飞英国,为当地的一家颇具规模的油企做中国原油期货的推介。”上海一家期货公司原油事业部产品经理陈菲(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然不能说境外企业百分之百了解中国期货市场,但他们非常感兴趣。”
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收到一家境外客户初步回复,很愿意在原油期货上市以后与我们合作。”
在徐凌看来,与境外客户合作,本土企业并不气短。
“原油期货首先是境内上市的期货品种,其次才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种,对境外客户来说,境内期货公司对境内期货市场交易制度、现货市场交易特点都非常熟悉,是很接地气的经纪商,更能服务好境外机构。境外机构也要算一笔账,如果重新建一套系统,周期非常长,成本会很高,因此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境内期货公司大有机会。”徐凌表示。
当然,境内期货公司也需要做好功课,如了解境外机构交易的习惯、境外市场交易制度差异等。陈菲告诉记者:“境外客户非常重视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技术、人员配置等,都是他们关注的。”
也有人担忧,境外期货市场充斥着资本大鳄,很多投行在期货市场能够翻云覆雨,中国的期货公司有能力走出去,那又能否和走进来的境外机构掰手腕呢?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期货行业集中出海留学,已有七十多家券商、五十多家期货公司至美国芝加哥、德国等地进行期货、期权的轮训,可以说境内期货公司所储备的人才已经超过美国的期货公司。”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说。
“目前正有一个好机会等待着中国期货行业。” 郑学勤指出,“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商之一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F Global Ltd)已经破产倒闭,而美国的大型投行都在出售商品部门,即使是华尔街,也已经没有拿得出手和比较像样的全球性综合期货经纪服务商了。”
摩根士丹利2021年12月同意出售其全球石油商品业务,但尚未披露交易细则。记者发现,即使进入2021年,投行还在出售商品部门的浪潮中。今年3月,摩根大通宣布 “抽身”大宗商品业务,摩根大通决定将其大宗商品业务的实体资产与交易部门出售给瑞士贸易商摩科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将得到35亿美元现金的回报。
之后,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巴克莱(Barclays)也宣布计划退出相当大部分的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更有外媒披露,在众多买家中,中资金融机构非常热门,一旦成功并购,这家机构可迅速跻身全球大型商品交易商之列。
“目前,正是全球期货市场经纪商调整的空档,这是中国机构的机会。”郑学勤说。
定价依赖欧美
事实上,不单单境外机构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境内实体企业在转型发展、全球化战略中,对避险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褚�i海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由于缺乏能准确反映中国市场供需变化、季节性习惯、消费结构的原油价格体系,进口原油价格不得不被动、单向依赖国际市场,常常出现北美和欧洲市场一”打雷下雨“,中国和亚洲就需要”打伞“的情况,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石油相关产业影响巨大。”
近年来,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跨境并购活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