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2021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高校2021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1年秋季学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教育部统筹
高校2021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1年秋季学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教育部统筹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风险,科学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化危为机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一是塑造了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显示,去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全国高校课程在线开出率达到91%,教师在线教学认可度达到80%,学生在线教学满意率达到85%,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稳住了全国高校教学秩序,有力推动了高校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师“教”,改变了学生“学”,改变了学校“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型教育形态。
二是探索了学习革命的新路径。我国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保障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加速了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动了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得到了更好落实。通过“慕课西行计划”,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132万门次,西部高校学生参与慕课学习人次达6129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新提升。
三是形成了教育合作的新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爱课程”和“学堂在线”率先推出全英文国际版,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上亿大学生和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作出中国贡献。去年12月,我们召开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发布《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了世界慕课联盟,构建了高等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广泛传播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慕课与在线教育主张。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抢占制高点所下的先手棋,是主动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变轨超车”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地和高校在综合考虑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已经陆续发布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全国总体上是按时开学、按时开课。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如期开课。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们有信心在落实好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基础上,做好高校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安全开学、正常教学。我们将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题,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引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走向深入。
一是打造质量标杆。2021年,我们遴选并公布首批5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涵盖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大类型,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今年将继续统筹规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工作,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引领带动高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高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质量新标杆。
二是强化教学管理。大力推进高校建立和完善适应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有效支撑高校课程建设。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清理在线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积极营造新常态下教育教学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专业认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加快建立与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体系,颁布一流专业认证标准,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认证途径,引导高校加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专业认证制度。
与此同时,我们将面向未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本为本”,强化系统思维,突出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成熟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全力打赢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战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攻坚战,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形成质量文化。
今年,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制出台三个重要文件、开好二个重要会议和办好一个重要赛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上一篇: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地和高校春节留校师生关心关爱有关情况
下一篇:教育部:全国高校总体按时开学开课,部分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如期开课